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定位點
:::

繽紛吉安

:::

客家風情

客人在吉安

吉安鄉的人口組成,主體含括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清康熙35年〈西元1696年〉刊行的《臺灣府志》,記載了「直腳宣」社群(清末稱「七腳川社」),成為吉安境內最早見諸史書的住民。
往後的時間裡,閩南、客家人披荊斬棘而來,日治時期來了又去的日本移民 · 以及臺灣光復後移入的外省籍族群,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間進駐,卻能在同—個地方共同生活。

吉安客家族群,歷經多元族群融合及特殊環境劣勢等因素,秉持著「硬頸精神」生活到現代,是有別於西部客家文化的差異,不同於西部因長期械鬥所凝聚的族群認同、地域意識,以及所謂的「義民精神」,相較於吉安客家族群而言,認真、紮實面對每一天的挑戰,才是真實的生活狀況。

從時間脈絡、空間尺度來回顧吉安客家移民的歷史及現今樣貌 ,確確實實充滿了客家人刻苦耐勞 、樂天知命的勤奮精神,並在吉安這片土地上,共同交織出許多動人的故事生生不息。

客家文化

  • 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多以米食為主,特別是以奇萊山純淨水源孕育的「吉安米」食味品質俱佳,多樣的米食文化有粽子、甜粿、草仔粿、紅龜粿和吉安特產的芋頭粿等令人回味無窮。

  • 客說客畫

    客說客畫

    繪本是最溫柔的語言,為推廣大家來講客語,定期辦理推行客話講故事活動,傳承延續客家母語文化,以生活化、實用化、趣味化的方式說故事,搭配童謠、遊戲、手作等教學方法將客語融入故事活動中,傳達品格教育、客家民俗節慶、文化等相關知識,帶給細仔人快樂的閱讀及客語學習環境。更透過繪本認識客庄人文地景,而親子共讀適合母語家庭的文化小旅行,藉此將客語文化延續傳承,歡迎大小朋友共下來說客家話。

  • 糶手職人

    糶手職人

    糶(音ㄊㄧㄠˋ),左邊是「出米」意味出售米穀的意思,糶手是負責販售的人員,現在的糶手則是果菜、漁貨市場裡的拍賣員,是介於賣家與買家間的重要人物,目前全台各大果菜市場均以電腦科技為主的交易模式,而位於吉安鄉的花蓮果菜批發市場,仍然還保留人工口語拍賣(電腦為輔)的交易模式,拍賣員必須掌握現場氣氛跟菜販喊價,在高低起伏音調中,幾秒鐘之內拍賣出合理交易價格,更是在農民、承銷商中間,肩負價格平衡的角色。
    《糶手 果菜市場的靈魂人物》https://youtu.be/oKKqJJ5LrnA

特色文化祭儀

  • 桐花祭

    桐花祭

    節慶時間:約每年3月底至4月下旬

    過去油桐花開時,正是催促當地的居民必須上山耕作的特殊節氣,也是代表的客家族群辛勤生活的本色。吉安鄉每年4月間花期盛開,遠觀宛如千萬隻蝴蝶紛飛於林間;若遇大風吹拂,花瓣飄落如同雪花般美不勝收。藉由一年一度桐花盛開導入賞花旅遊體驗,遊客不僅有賞桐花小旅行、探訪客庄遊古蹟,以及享美食等等豐富的活動,讓遊客得以稍作休憩,停下腳步來更進一步感受客家的人文之美。
    🐎賞桐報馬仔:
    林務局南華站(南華林業園區)
    日光步道
    楓林步道
    中園桐花步道

  • 吉安客家文化藝術節

    吉安客家文化藝術節

    節慶時間:農曆十月十五日

    每年客家文化藝術節依農曆十月十五日開始,天神良福祭又稱為「完福」,源於居於農村的傳統客家人為了酬謝天公,不僅會自年初開始飼養閹雞,把肉質養得肥嫩又厚實,並在祭祀前參與閹雞秤重比賽,展現家家戶戶對神明的敬意,為節慶賦予活動主題結合「打嘴鼓」口說藝術、雞毛毽子健身比賽,還有一連串的客家藝文、音樂饗宴,在歡慶豐收之餘,也有謝神、敬神的意義存在,並展現出客家族群「敬天惜地」的精神,讓人能夠感受客家文化的傳統魅力,以及好客的民俗風情。

  • 仙界村長伯-客家伯公信仰

    仙界村長伯-客家伯公信仰

    吉安鄉以農立鄉,因此各村落都有伯公廟,大大小小總計28座,這些廟宇不但象徵了先民的開發歷程,獨特的原住民土地公更見證了阿美族的信仰如何與漢人的神明相融合,而土地公神像也有獨特的樣式,留存至今的香牌更是難得的歷史見證,雖然現存的土地廟歷史並不如西部的那樣悠久,但是也可以從中窺見早期先民來到花蓮後的艱辛歷程。
    吉安鄉伯公地圖
    ▲簡易查詢版本:https://arcg.is/0qPymf
    ▲清爽介面版本:https://bit.ly/3F9b1GV
    ▲分類查詢版本:https://arcg.is/19K8f5

了解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