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點:::
游淑貞攜手部落創建多元族群共榮 頒發26張土地權狀41張族語證書
更新:2025-08-02
120
詳細內容
吉安鄉公所為紀念原住民族正名運動三十週年,於昨(8/1)日的原住民族日,在阿美族文化館舉辦「114年度原住民族日暨表揚活動」。活動內容包含傳統樂舞展演、原住民族保留地權利回復頒狀、語言認證表揚及戲劇歌謠演出,展現族群文化的深度與土地正義的實踐。鄉長游淑貞偕同原住民族委員會參事督固‧撒耘、立委鄭天財、花蓮縣原民處長馬呈豪等中央與地方貴賓出席,與族人共襄盛舉。
活動以阿美族傳統樂舞揭開序幕,象徵部落文化精神的持續流轉。隨後舉行原住民族保留地權利回復頒狀儀式,公開頒發113年度完成土地恢復的26位族人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狀,象徵土地正義的具體落實。接續表揚112至114年間通過太魯閣族與阿美族語言能力認證的25位族人及本所16位同仁,反映族語推廣逐步落實且具成效。原舞團斯達岸更帶來太魯閣族老中青三代族語傳唱,展現文化生命力;而阿美語戲劇歌謠《彩虹之約》則以日常生活為素材,融合戲劇美學與教育意涵,提升族語傳承價值。
鄭天財立委致詞時,回顧自1994年憲法修正後「山胞」正名為「原住民」的歷史沿革,以及「原住民族日」正式入法、豐年祭納入法定假期的努力歷程,他也肯定游鄉長多年來積極推動原民事務與行政落實;原民會督固‧撒耘參事則強調8月1日對原民族群的重要意義,感謝歷代前輩為土地證明奮鬥的辛勞,並稱許游淑貞政務與文化推展皆親力親為,深受族人肯定;花蓮縣原民處長馬呈豪也以「原住民生日快樂!」為族人祝福,感謝各部落頭目堅守文化使命,也感謝鄉公所與地方代表的全力支持,展現縣鄉協力成果。
游淑貞表示,原住民族正名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對族群歷史與主體性的肯定,恭喜所有獲頒土地權狀與語言認證的族人。「8月1日不只是原住民族日,更是文化薪火傳承的重要時刻。」她感謝所有出席貴賓共襄盛舉,讓活動充滿文化深度與情感連結,鄉公所將持續作為族人堅強的後盾。
出席貴賓包含:原民會參事督固‧撒耘、立委鄭天財、傅崐萁立委服務處主任李松年、黃仁立委服務處主任平島部定、花蓮縣原民處長馬呈豪、縣府北區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進德、縣議員笛布斯‧顗賚、李正文、周駿宥、程美蓮議員服務處助理胡孝民、林源富議員服務處執行長盧俐雯、鄉代會副主席黃金發、代表余震華、林志忠、詹益萬、高德安、北昌村長劉文賢,以及原保地審查委員陳若望、孟明廣、黃月春、各部落頭目、太魯閣族Yuyuh服務隊及阿美族Makakitin婦女服務隊等,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會。
活動以阿美族傳統樂舞揭開序幕,象徵部落文化精神的持續流轉。隨後舉行原住民族保留地權利回復頒狀儀式,公開頒發113年度完成土地恢復的26位族人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狀,象徵土地正義的具體落實。接續表揚112至114年間通過太魯閣族與阿美族語言能力認證的25位族人及本所16位同仁,反映族語推廣逐步落實且具成效。原舞團斯達岸更帶來太魯閣族老中青三代族語傳唱,展現文化生命力;而阿美語戲劇歌謠《彩虹之約》則以日常生活為素材,融合戲劇美學與教育意涵,提升族語傳承價值。
鄭天財立委致詞時,回顧自1994年憲法修正後「山胞」正名為「原住民」的歷史沿革,以及「原住民族日」正式入法、豐年祭納入法定假期的努力歷程,他也肯定游鄉長多年來積極推動原民事務與行政落實;原民會督固‧撒耘參事則強調8月1日對原民族群的重要意義,感謝歷代前輩為土地證明奮鬥的辛勞,並稱許游淑貞政務與文化推展皆親力親為,深受族人肯定;花蓮縣原民處長馬呈豪也以「原住民生日快樂!」為族人祝福,感謝各部落頭目堅守文化使命,也感謝鄉公所與地方代表的全力支持,展現縣鄉協力成果。
游淑貞表示,原住民族正名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對族群歷史與主體性的肯定,恭喜所有獲頒土地權狀與語言認證的族人。「8月1日不只是原住民族日,更是文化薪火傳承的重要時刻。」她感謝所有出席貴賓共襄盛舉,讓活動充滿文化深度與情感連結,鄉公所將持續作為族人堅強的後盾。
出席貴賓包含:原民會參事督固‧撒耘、立委鄭天財、傅崐萁立委服務處主任李松年、黃仁立委服務處主任平島部定、花蓮縣原民處長馬呈豪、縣府北區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進德、縣議員笛布斯‧顗賚、李正文、周駿宥、程美蓮議員服務處助理胡孝民、林源富議員服務處執行長盧俐雯、鄉代會副主席黃金發、代表余震華、林志忠、詹益萬、高德安、北昌村長劉文賢,以及原保地審查委員陳若望、孟明廣、黃月春、各部落頭目、太魯閣族Yuyuh服務隊及阿美族Makakitin婦女服務隊等,共同見證這場文化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