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鄉是個多元族群共好的幸福鄉城,鄉長游淑貞長期致力推動傳統祭儀的保存與文化傳承。除了夏季熱力十足的豐年祭、感恩祭等文化活動,冬天更迎來南勢阿美族獨具特色的Malahuk tu liliw 捕鳥祭歲時祭儀盛典。自12月6日起至12月28日止,吉安鄉19個部落將陸續展開捕鳥祭活動,祈願來年農作豐收。游淑貞提醒族人,捕鳥祭蘊含先人對生態循環與豐收祈願的智慧,是文化傳承與環境保護並行的重要祭儀,但活動期間更務必遵守規範,避免捕捉保育鳥類,讓部落文化與生態規範共存。
捕鳥祭為北花蓮地區南勢阿美族群獨有的傳統活動,新城、花蓮、吉安、壽豐等地區的南勢阿美族人每年皆會舉行。農忙時期,各部落會組成名為 Paliw 的農耕團體,於秋收之後集體上山狩獵多日,利用陷阱與傳統繩索工具捕捉害鳥,也鼓勵族人前往田間參與。族中耆老告訴孩子們:將害鳥捕光,明年田地耕作就會豐收滿滿,象徵著祖輩對土地的理解與敬天感恩的精神。
吉安鄉原住民捕鳥祭各部落辦理時間為:6日慶豐部落;7日福興大鼓部落;13日歌柳灣、小台東、達拉讚、永安、光華、仁和部落;14日簿簿部落;20日勝安、撒樂、南華、里漏、干城部落;21日吉野汎扎萊、七腳川部落;28日仁安、南、宜昌村、那荳蘭部落。
部落頭目指出,捕鳥祭所捕捉到的禽鳥,一般會集中起來再由各部落舉辦宴會,把野鳥燒烤或煮湯,讓族人一起分享食用帶來部落的團結和慰勞,更為了答謝耆老的智慧,部落的青年階層會把最好的禽鳥肉端給長者吃,夾菜、送湯並殷勤服務長輩,增顯部落敬老感恩的傳承。
鄉公所團隊永續戮力於傳承族群優良文化,12月的周末假日在各個部落依序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捕鳥狩獵祭儀活動,以捕鳥祭兼具傳統生活、生態環境、教育與文化的傳承意義,減少害鳥數量,在非農作生長的鳥類繁殖期,族人讓鳥類繁衍生息,盼族人們歲時祭儀順遂、文化代代相傳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