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吉安鄉資源回收貯存場火警延燒後續 鄉公所團隊正積極面對進行應變處置

吉安鄉公所針對吉安鄉資源回收貯存場火災事故乙事,續幾日皆二十四小時掌握現場狀況,努力克服後續針對事故現場所造成的應變作為,包括進行早、中、晚固定測溫、中午定時灑水降溫等應變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災害再延伸;另相關後續處置方式將待火災調查結果出爐後逐一進行檢討、改善。同時,吉安鄉公所也向廣大居民致意,在資收暫置區自燃性火災發生期間所造成的空氣、生活各項問題影響,再次向鄉親致歉,並將加強作為完善後續以取得鄰近社區之諒解。


吉安鄉光華村垃圾衛生掩埋場自民國94年田鄉長任內設置啟用,資收類原以統包方式標售給回收業者經營,後因業者人力不足無法全分類回收,故自100年2月起,即由公所自行雇用人員辦理資源回收分類工作,至今經歷14年餘,而掩埋場自103年1月1日起正式改為垃圾轉運平台並使用至今。109年因疫情居家管理影響,讓一次性免洗餐具使用率徒增,也造成各類資源回收量大幅成長。再加上近年外食、外送及網購盛行、電器家電陸續提升節能減碳補助機型之汰舊換新,多重原因導致資源回收量暴增。其次,資源回收價購金年年降低,造成資收個體戶減少、家戶獨立變賣回收意願降低…也成為回收量劇增的具體原因。公所資收工作人員也從初期聘4位陸續增加到15位, 但處理量仍跟不上回收量的增加,所以無法即時處理全鄉回收物,近半年也積極協請環保公司協助研擬,將塑膠製品打碎成「塑粒」的去化可行性。


至於光華鄉親所擔憂的地下水源是否受污染疑慮,鄉公所也提出環保局今年1月至6月兩季地下水檢測報告,說明檢測結果皆未有超過污染管制標準情形。最近一次檢測日期是8月中旬,正待結果後公佈,而火災當日後的水源檢測環保局也刻正採樣檢測進行中,無論是水質或空品攸關居民健康的環控項目,鄉公所會密切配合環保局作業慎重以對,按最嚴格的標準為民眾把關。


游淑貞表示,所有攸關吉安鄉境所產生的環保資收物、垃圾去化等所衍生的任何事件,吉安鄉公所都應勇敢承擔,積極善後事宜並早日還給鄉親生活作息正常。除感謝花蓮縣議會安排考察並共同關注吉安鄉的資收與長期垃圾轉運問題外,環保局長期協助吉安鄉進行垃圾去化和年年經費挹注改善問題。另外,感謝火災當下消防局動員警消、義消全程冒險滅火搶險,局長吳兆遠親率指揮得以控制火勢;代表會邱美雲主席偕代表們關切、壽豐鄉長曾淑懿行政協助提醒鄉親做好防護、慈濟師兄姐送餐慰問、吉安鄉青年會贈送飲料、嘉泰大理石王董事長提供600份口罩供火場人員使用。


鄉長游淑貞、清潔隊長樊一明、主秘周澤生與石福春村長全場陪同應變,但垃圾問題仍是全民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無論中央、縣府、環保局、鄉公所,以及每位鄉親都是共力齊心的夥伴,期盼少一些口水指責,多一些正向建議,共同面對,解決各項後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