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榮登全國內政部辦理「強韌台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113年全國績優公所」表揚的吉安鄉,非常重視社區民眾防災意識與災害應變能力培訓,日前鄉長游淑貞親前往慶豐村王淑娟村長自辦之「防災系列活動」,包括「重返 1990 年歐菲莉颱風土石流現場」課程、災害影片分享及室內研討活動,當日共邀集三十餘位村民全程參與,並由東華大學防災研究中心研究員薛庭芳講師帶領村民認識慶豐村歷史災點,及目前土石流潛勢區現況,透過實地踏查及專業剖析解說,協助民眾了解災害風險與提升自主防災能力育成。
活動開始,由王村長帶領村民在七腳川溪上游翠堤橋集合,回顧 1990 年歐菲莉颱風造成慶豐村重大災情之地點。當年因土石流造成房舍與土地遭大量土石掩埋,村內 4 名村民不幸罹難,開啟地方重要歷史教訓。現場並透過老照片展示,使參與民眾對災區範圍及情勢有更具體之認識。
接續在好客藝術村舉行專業研討及講座,由薛庭芳研究員說明土石流的形成機制、七腳川溪地形特性及目前仍屬「高潛勢」溪流之原因,並示範如何查詢住家是否位於潛勢區域、如何判讀相關資料,以及了解目前已施作之整治工法。講座內容務實完整,使村民對居住環境之風險具更全面掌握。本次講座乃為系列課程之一,未來仍將持續推動相關教育訓練與自主防災工作,期能提升社區面對災害時之迅速反應與自我保護能力,強化整體社區防災韌性。
鄉長游淑貞指出,吉安鄉目前共計 46 戶土石流保全戶,為確保汛期前掌握實際居住人口(含未設籍者),由公所專責同仁逐戶查訪,並將於汛期前交各村幹事再次挨家挨戶落實名冊資料。她也向鄉親說明土石流警戒分級,黃色警戒預防性撤離,紅色警戒所執行的強制撤離,其中的異同和自救防護重要措施。並表示每次發布警戒需撤離安置保全戶規範時,過去常遇民眾不願開門或假裝依親不在家,呼籲鄉親必需重視和配合以維護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鄉公所協力各村進行防災整備的緊急應變,感謝村長們及村民接受防災士培訓和災防預設工作配合,共同堅守全民安全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