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里簡介
🏠 吉安鄉光華村簡介
🏙️ 光華村:平原與溪流的交織之境
光華村,這片坐落在吉安鄉東南隅的廣袤土地,是全鄉面積最廣的村落,其地理位置介於平原與河川之間。北側以知卡宣大道為界,與仁和、仁安村相望;西側沿著光城路與干城村為鄰;南與東南則以花蓮溪、木瓜溪為界,遙望壽豐鄉。這裡不僅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更是一處融合了製造、商業與觀光功能的多元聚落。
🗺️ 光華村範圍地形圖

📜 歷史的軌跡:從「南埔」到「光華」
光華村的歷史,始於日治時期的「簿簿地界」,並在1937年改稱為「南埔」。戰後初期,這片土地隸屬於永興村。直到1967年,光華村才從永興村獨立出來,並由蔣經國先生親自命名為「光華」。村內的早期居民多為退伍軍人及其眷屬,他們與當地的阿美族女性通婚,共同開墾這片土地,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軍墾與原民混居社區。
📍 土地的記憶:產業與文化的印記
光華村的發展與其獨特的歷史緊密相連,許多地名與地標都訴說著這段過往:
🏭 中華紙漿廠: 創立於1968年,這座重要的工業支柱不僅為東部經濟帶來貢獻,其宿舍群也成為村內重要的聚落。直到今日,居民仍習慣以「紙漿廠」來稱呼這個地方。
🛠️ 光華工業區: 於1988年開始開發,定位為石材加工專業區,進一步強化了光華村的工業特色。
🏞️ 塔拉瓦道(Talawadau): 這個阿美族語地名,意指「河邊土地」,用來稱呼木瓜溪與花蓮溪匯流處的河岸地帶。
🗣️ 吉撒馬安(Chisamaan): 這個位於紙漿廠周邊的地名,反映了早期族群間的歷史記憶。
🌊 吉阿都蘭(Chiaduran): 意為「開墾」,這個地名生動地描繪了此地早期居民開拓土地的文化意象。
近年來,光華村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如「光華樂活創意園區」計畫,並引進「新天堂樂園」等商業設施。這使得光華村從一個傳統的製造業聚落,成功轉型為兼具觀光、休閒與多元功能的嶄新村落。
服務事項
推行政令,反映民意,推行村里育樂活動,輔導申請社會救助、福利服務等事項,公共設施計畫建言,推動環保工作,增進村民福祉等。
服務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光華村華城二街352號
服務電話
0972-600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