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內容
|
|
村里簡介
🏠 吉安鄉吉昌村簡介
🏙️ 吉昌村:從田浦到未來之境
吉昌村,是吉安鄉在2025年7月新設立的行政村,這片坐落於吉安鄉西北隅的土地,是吉安鄉時隔37年後再次進行分村作業的成果 。新村的誕生,是為了應對原屬的北昌村因人口突破9,000人、住宅快速開發所帶來的行政負擔 。吉昌村的劃設範圍,北至建國路一段、南至和平路一段、西側以北安街為界,東面則以花東鐵路為鄰 。這片與都市計畫「住一住宅區」重疊的區域,正為未來的都市與人口發展預作部署 。
🗺️ 吉昌村範圍地形圖

📜 土地的記憶:從農墾到新生
吉昌村的歷史,是一部由拓墾者與原住民族共同書寫的篇章。在日治時期,這裡屬於花蓮港廳吉野村大字「田浦」的範圍,也是阿美族荳蘭社的傳統活動區域 。隨著漢人移入,此地逐漸轉變為以農耕為主的聚落,並出現了「田寮」這個地名,源於農民在田間搭建簡易寮舍種植蔬菜 。
戰後,臺灣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田浦」地區被劃分為宜昌、北昌和南昌三村 。隨著人口的持續成長,北昌村在1988年分出勝安村與永安村,全鄉行政村數增至18村 。直到2025年,因人口快速成長,北昌村再次分出吉昌村,使吉安鄉的行政村數達到19村 。
📍 舊地名的迴響:歷史的足跡
吉昌村內保留了許多具歷史意涵的舊地名,每一處都反映了早期的拓墾與族群活動痕跡 :
🌱 田寮: 位於今日建國路一段與中央路三段交會處一帶,是該區域最早的聚落之一 。
🏞️ 西納西納安(Senasenaan): 這是阿美族語地名,位於鐵路線、建國路一段、自強路與民治路包圍的區域,昔日曾是小型工業區 。
🌊 吉古沙灣(Chigusawan): 同樣是阿美族語地名,位於中央路三段與建國路一段交會處一帶 。
🌲 卡法納蘭(Kafanalan): 流傳於果菜市場附近,涵蓋建國路一段與中央路三段以西的區域,亦是阿美族傳統地名 。
這些地名,不僅是地圖上的標記,更是吉昌村豐富歷史與文化傳承的見證。
服務事項
維護村內環境和公共設施、鄉鎮宣導、民情反映、里內公共事務推動、協助處理急難救助、社會福利諮詢、協助疏散撤離等。
服務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116號
服務電話
0932-654-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