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伯公信仰

  • 守護土地的神靈

    說明:🌾 吉安的信仰風景/伯公所在,客庄深情 🌏 吉安鄉是花蓮族群最多元的鄉鎮之一,而客家族群正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 全鄉約有 3萬8千位客家鄉親,不但是全縣最多,也在吉安的政治與經濟領域中佔有關鍵地位。歷任鄉長多數為客家人,或與客家有深厚淵源。 👴 客家人稱呼「土地公」為「伯公」,因此在吉安鄉,土地公信仰與伯公信仰早已交融難分。走訪各村,你常會發現那紅磚瓦頂、香煙裊裊的小廟裡,坐鎮著一位手持如意或元寶的老爺爺,那便是鄉民們口中的伯公。 🙏 伯公在哪裡,安心就在哪裡 🌿 土地公的信仰源於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在農業社會中,祂是: 🌾 農作豐收的守護神 🏘 聚落與墳墓的庇佑者 🚧 水圳與溝渠的看顧者 👮 社區治安與和諧的維護者 對客家人來說,「田頭田尾土地公」 是最貼近生活的信仰象徵。無論在田邊、路口、巷弄或市集,伯公總是默默守望。 🏡 吉安鄉的伯公地圖 📍 目前全鄉共有 28座土地公廟,包括: 🏘 村里界內 24 座 🛍 市場內土地公廟 4 座 這些廟宇雖無數百年歷史,卻是先民拓墾歲月的真實見證。你會看到: 👴 各種獨具風格的土地公神像 📜 延續至今的輪值牌、藥籤櫃 🧭 結合原民南勢阿美族泛靈觀念與漢人土地信仰的文化融合 📚 一座廟,一段故事 這些伯公廟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村民情感寄託的所在,是歷史記憶的錨點。 無論是新春點燈、農曆初二初十六拜伯公,還是伯公誕辰的熱鬧祭典, 每一次敬香、每一口甜粄,都是與土地對話的方式。 🌈 走進吉安,你會發現這裡的信仰充滿溫度、文化處處有情。 📌 伯公不只是神明,更是客庄共同記憶的守護者。